立即注册,加入爱黑武论坛的大家庭!爱黑武,爱上搞机生活!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注册
x
本帖最后由 sunniton 于 2016-8-3 11:19 编辑
什么是心动?
如果你心动过,我就不用再去描述; 如果你没有心动过,那“心动”二字之于你,就像是你从未抬头看过的天空,再多的描绘仍是无解。
我喜欢数码产品,了解得算不上专业,但却是真心的热爱。喜欢感受科技发展带来的感官刺激,喜欢那些优秀的产品设计所带来的前卫体验。
对于我来说,设计优秀、功能出色是数码产品是最为理想的状态。有一些产品,第一眼看到,就能为之心动,产生强烈的购买冲动。然而遗憾的是,智能手机普及之后,“公模”式的设计如火山爆发之势喷涌而出,忽略设计感的产品疯狂增长的同时,个性却在慢慢的泯灭。不管是撞衫还是撞机,都是一种尴尬,也是一种相互贬低。
能够让人为之心动的手机越来越少。
也许由于第一台手机便是Moto的C650,个人对摩托罗拉有点“先入为主”,但是在我接触手机的这十余年内,摩托罗拉绝对是我心目中的百变之王。凭借着纯粹的极客风范和创新精神,数十年来,一代又一代的Moto人发明了数不清的黑科技,创造出了无数经典产品。摩托罗拉在技术上敢于创新、材质上舍得用料的探索精神一直深得我心。
今年6月10日凌晨(美国旧金山时间6月9日上午),以“让想象力生长”为主题的联想第二届全球科技创新大会在美国硅谷举办。幸运的是,喜爱摩托罗拉十余载的我,能够收到邀请参加这次联想大家庭的聚会,亲临现场第一时间看到Moto Z(摩磁)系列智能手机和Moto Mods模块的发布。虽然之前在网络上已经曝光了不少Moto Z的渲染图,但是熟悉Moto的朋友应该已经习惯了Moto的手机永远是曝光图“丑绝人寰”,真机上手却让人惊叹的规律!居然可以帅成这样?不科学!
拿着Moto Z,很自然地让我想起了摩托罗拉以前的两款经典产品:里程碑Milestone和刀锋Razr。首先在外观设计方面,它们都有着类似的风格:机身线条分明,硬朗,大气沉稳。而且这三台机器的推出,都在各自的时代里,给大家带来了颠覆与震撼。
里程碑系列:侧滑盖全键盘、拥有854*480的高清分辨率,再加上全新的Android操作系统,一经推出,多少人为它惊叹!而里程碑也同样是我踏上数码发烧路的一个开始。回想当年,我影响了周边共14位亲朋好友买了里程碑。每次出去吃饭游玩,坐成一排都拿着一样的手机,那场景甚是壮观。其中一位挚友说如果有一天科技发展,摩托罗拉的手机只剩下里程碑上半部分的屏幕那般薄就好了,当时我只是淡淡一笑。很庆幸的是如今Moto Z做到了,遗憾的是他却没能亲眼见证。
2011年,有一个数字,有一个经典,有一个系列:传承超薄的设计理念,以每一毫米的至臻苛求打造出7.1毫米锐薄机身,率先颠覆智能手机的厚度局限,新刀锋RAZR来到了大家的眼前。黑色与灰色的配搭使刀锋硬气冷酷充满科技感,而桀骜紫RAZR跨越了暖色和冷色,创造与众不同的情调。RAZR,是摩托罗拉的一个标志,让我不得不爱。
Moto Z的整体设计,也同样具有非常明显的超现实华丽感以及先锋艺术表征。融入美式轻奢的许多元素:有文化感、有奢靡感,还不乏自在与情调。尤其是黑色版的机身背面,整体视觉效果非常丰满,色泽与质感随着角度变换而各有不同。波纹钢线条的加入,也使得Moto Z比其它金属材质的机器多了一分典雅大气。
也许有朋友觉得这种风格显得过于浓重,且具有一丝挑衅的味道。但是,摩托罗拉的作风,不就是在潮流之中一再反潮流么?
Moto Z机身厚度虽然仅有5.19mm,虽然并未延续Moto X系列精巧的曲线后盖设计,但正常握持没有一丝割手的感觉,而且也不会有滑落的不安感受。极具质感的边框与金属背壳及前面板2.5D水滴屏幕的衔接也同样十分顺滑。虽然纤薄,手感却依然如此优秀,这一点是让我非常意外的。
机身的正面一直是摩托罗拉手机这两年争议最多的地方。由于聚集了摄像头、闪光灯、麦克风、四个红外线感应器、距离感应器和光线感应器,还有分别位于屏幕上方的集听筒与扬声器为一体的长条开孔,以及下方的正方形指纹模块和Logo,Moto Z的整个前面板显得异常“热闹”,尤其是白色面板更为明显。而黑色面板能起到一定的隐藏效果,让整体的视觉效果好一些。
在此想说说Moto z的指纹识别:虽然官方并未告知准确的识别速度,只用了“Instantly”来形容,实际体验确实很快,识别率也不错,手上沾有少量水也可以解锁。熄屏手指轻触即可直接解锁进入系统界面,亮屏时轻触则熄屏,这个功能挺实用,也同时解放了电源键。
说到电源键,其按压的段落感,材质的触感与质感都非常棒,而且Moto Z系列电源键、音量键位置的排布也都有了很大的改进,更适合握持时的操作。
Moto Z机身上方可以看到白色的天线带、一个降噪麦克风开孔还有卡槽。海外版是单Nano SIM卡+TF组合,国内则改为了“与或卡槽”。
机身下方仅有一个USB Type-C这种被视为未来市场主流的接口。这种接口优势很明显,更加纤薄的设计、更快的传输速度、更强悍的电力传输以及双向数据传输等。最打动人心的特点就是正反两向随便插,彻底解决了“USB接口永远插不准”的世界未解之谜。至于缺点呢,当然也很明显,在Micro USB依旧占主导地位的如今,以亲身经历告诉你,想要完全放心地使用,最好多买几条数据线,以备不时之需。
Moto Z机身并没有耳机插孔,想听音乐的话可以通过蓝牙连接或者通过Type C转接线再连接耳机来实现。至于为了极致纤薄而牺牲耳机插孔这种设计到底值不值得?这个问题没有确切的答案,只取决于用户自身的使用习惯吧。
Moto Z的后盖则是最具话题性和吸引力的部分了!MotoZ采用的高强度波纹钢,除了高硬度起到防护作用之外,还可以与凸起的摄像头更牢固的配合并固定Moto Mods的磁力吸附。
外接丰富的Moto Mods功能模块便可通过后盖下方整齐排列了16个金属触点实现各种功能,已经亮相的有JBL SoundBoost音乐模块、Insta-Share Project投影模块、TUMI Power Pack电池模块和StyleShell时尚背壳等。看起来仅是一台手机,实际上却可以do anything. 变电脑,变投影仪,变键盘,变移动音响……这就是Moto Z! ↓Moto Mods模块
摩托罗拉最具代表性的MotoMaker私人定制服务在Moto Z系列被取消,但同样提供了多款时尚后壳可供选择,包括木质、真皮到防弹尼龙等。通过磁力吸附,无需关机或移除任何部件即可完成装卸改变手机外观。根据自己的喜好,自行购买时尚后壳,从此Moto Maker交给自己动手直接完成,轻松变装。用更加简便的方式给予用户“选择的权利”。 ↓StyleShell时尚背壳 ↓红色尼龙款 ↓水曲柳木质款 ↓木塞纹木质款 ↓黑色皮款 ↓本色皮款
Moto Z的外观分享篇先到此告一段落,至于这款机器的性能表现以及Moto Mods的功能介绍,待正式发布后再与大家慢慢分享。总之在这个智能机大众脸的时代,这款外观具有脱俗的优雅气质,功能也同样突破想象力脱颖而出的Moto Z,让我再一次心动,这壶“好茶”我愿意花时间慢慢品。
你可以怀疑我的品位,但我坚持我的搭配!非喜勿喷,感谢阅读!
|